7月7日,给宝洁、欧莱雅等提供日化原料的天赐材料发布公告,计划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这标志着继毛戈平、颖通、林清轩之后,又一家国内日化企业冲刺港股市场。
天赐材料表示,此次赴港二次上市旨在推进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以满足海外业务的持续发展需求和提质增效的要求。此举还将提升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其行业地位。
深耕精细化工,多维业务筑基
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6月,总部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云埔工业区东诚片康达路8号。作为国内精细化工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早期以个人护理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为起点,逐步拓展至锂离子电池材料及有机硅橡胶材料三大业务板块,形成了“以研发引导技术,以技术推动产品”的发展模式。
2014年,天赐材料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2021年合并至主板,同年市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截至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涵盖锂离子电池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其中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全球市场份额超40%,卡波姆产能达5000吨(行业排名第二),同时也是亚洲最大的“两性表面活性剂”生产商之一,奠定了其在细分领域的龙头地位。
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双轮驱动
天赐材料的发展轨迹始终围绕“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两大核心。在个人护理品材料领域,公司凭借表面活性剂、硅油、水溶性聚合物等系列产品,逐步进入国际巨头供应链。招股书显示,早在2011年3月,公司就已开始向宝洁供货,并进入RITA、拜尔斯道夫、高露洁等跨国企业的全球采购体系。这一突破并非偶然——公司通过建立柔性中试体系和化工工程能力,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而卡波姆树脂、高粘度硅油等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更打破了美国路博润等国际企业的技术垄断。
在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公司的发展更为亮眼。招股书提到,其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锂的生产技术曾被日本企业垄断,而天赐材料通过自主研发突破工艺壁垒,成为国内少数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这一技术突破不仅降低了国内电解液行业的成本,而且推动公司成为万向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企业的主要供应商。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总营收达125.18亿元,其中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贡献11.61亿元,占比9.27%,同比增长14.14%,毛利率30.04%,延续了招股书所体现的“多板块协同增长”态势。
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
2024年7月,天赐材料宣布计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成为继宁德时代等企业后,又一家冲刺港股的锂电池产业链公司。此举旨在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以满足海外业务扩张需求。
从行业背景看,港股已成为锂电池产业链企业的重要选择——宁德时代等企业通过赴港上市募资超400亿港元,为产业链全球化提供了资金支撑。对于天赐材料而言,赴港IPO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借助国际资本平台提升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切入欧莱雅、宝洁等跨国企业的全球供应链深层合作;另一方面,为其海外产能布局和技术研发提供资金支持,应对全球新能源及日化市场的增长需求。
技术竞争与全球化考验
尽管发展势头强劲,天赐材料仍需面对多重挑战。招股书曾提示“技术竞争加剧风险”:精细化工行业技术迭代快,国内企业在卡波姆、六氟磷酸锂等产品上的技术攻关可能加剧市场竞争。如今,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及个人护理品市场的扩张,这种竞争可能从国内延伸至国际。 此外,作为欧莱雅、宝洁等巨头的原料供应商,公司需持续满足其对产品功能、品质及供应规模的严格要求。招股书提到,跨国企业对材料的“功能稳定性”和“批量化生产能力”要求极高,若无法匹配其需求,可能影响长期合作。
未来,天赐材料的核心竞争力仍将依赖技术研发与全球化运营能力。凭借在锂电池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和日化材料的稳定增长,叠加赴港IPO带来的资本助力,公司有望在全球精细化工市场占据更重要的位置,但如何平衡技术投入、市场拓展与风险控制,将是其实现持续增长的关键。
金鼎配资-炒股十倍杠杆软件-正规杠杆炒股官网-炒股杠杆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